西北研究院10人入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
发表日期:2025-07-21来源:人事人才处
放大缩小
近日,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获选人员名单,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共有10名博士后入选。其中A档资助(博新计划)入选1人,B档资助入选2人,C档资助入选7人。
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是全国博士后管委会设立的人才支持计划,自2023年起实行分类分档资助,共分为A、B、C三档,资助期为2年。旨在促进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开展创新研究,培养造就一支高层次创新型博士后人才队伍。
一、入选A档(博新计划)资助博士后简介:
王博,男,2024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景观生态学与理论生态学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冯起院士。目前在PNAS、Science Advances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现主持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
二、入选B档资助博士后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1.燕鑫,女,2024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变化环境下水文响应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冯起院士。曾获福建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2.娄佩卿,男,2025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陈生云研究员。主要从事多年冻土区冻融灾害遥感监测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
三、入选C档资助博士后简介(排名不分先后):
1.程文举,男,2024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刘蔚研究员。主要从事变化环境下干旱区地下水文过程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CSCD论文5篇,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甘肃省优秀博士生项目(已结题)、甘肃省科技厅在站博士后专项以及西北研究院自主部署项目等。
2.陈岩岩,男,2024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冻土工程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及寒旱区滑坡大变形破坏机制方面的研究工作,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张明义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登记软件著作权1项,主持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项。
3.曹琨,男,2024年7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知识发现与技术预见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白光祖研究馆员。以第一作者发表EI论文2篇,CSSCI论文2篇。
4.李海玲,女,2024年12月获取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植物群落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左小安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
5.王栋,男,2024年6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多年冻土碳循环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陈生云研究员。先后获中国科学院大学三好学生、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4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等各类荣誉,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6.杨永恒,男,2025年1月获得博士学位,从事新生代青藏高原隆升和内陆干旱区气候环境演变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苗运法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7.朱翔琛,男,2024年12月获得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混凝土全生命周期耐久性和碳减排研究,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张明义研究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CSCD论文1篇。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