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科尔沁沙地不同恢复年限草地草本层群落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取得新进展

发表日期:2022-04-15来源:

放大缩小

  科尔沁沙地处于中国北方典型的农牧交错带,由于过去几十年不合理的农、工、矿、牧活动及全球气候变化,科尔沁沙地原始的温带疏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坏,草地严重退化。近年来随着禁牧和禁伐等措施的实施,科尔沁沙地的植被得到恢复,群落物种多样性逐步增加,沙漠化土地治理已取得一定成效,出现整体逆转的趋势。草本植物在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自然恢复沙质草地草本层植物群落组成变化规律及其与土壤因子之间的关系,对植被与土壤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以下简称西北研究院)王少昆副研究员团队对科尔沁严重退化沙地封育1217年和20年的自然恢复沙质草地植物组成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研究,同时分析了植物组成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研究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显著升高(图1),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禾本科植物所占比例升高,菊科和藜科植物比例降低;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占比下降,多年生植物占比上升;草本层植物高度、盖度与地上生物量显著增加,物种丰富度、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分别增加30.16%10.86%21.81%;沙质草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特征主要受土壤含水量(贡献率为30.77%)和土壤速效养分(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贡献率分别为16.67%13.74%7.69%)的影响,说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速效养分是影响科尔沁沙质草地退化植被恢复的主要影响因素。 

  该成果以“科尔沁沙质草地不同恢复年限草本层群落结构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为题发表于《中国沙漠》2022年第2期。王少昆为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117)、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Y829921001)共同资助。

  文章链接 

1  沙地恢复12年到恢复20年土壤养分增加倍数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浏览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320号  邮编:730000

Email:kych@lzb.ac.cn 
传真:0931-8273894 电话:0931-4967518